Make a human through point, line, and surface

哞拉圖 Guenter
2 min readAug 5, 2019

--

在我那麼多無聊消遣中會塗鴉打發時間,後來塗鴉塗到玩3D建模可以打發四五倍時間,靠自己摸索中,的確是用一套軟體模擬出現時三維空間,定義出一個「點」,接著「點」連接定義出「線」,找出四點構成四角「面」

雖然三點就成「面」,但3D動畫中肌肉運動還是很有不可預期因素,可能隨時都會破面或破圖(總之到現在3D軟體還是很失控的東西),故用四角「面」留下一條線的空間,再跑運算的時候,電腦就有選擇該怎麼運作維持形體如我們想要。

那麼人體就參考外科醫生教科書,找到人體表皮組織線照畫,可以拿鏡子,在加上放大鏡,可以發現如我所畫的有隱隱約約的表皮組織線在我們臉上,所以你要做整容手術或受傷需要表皮縫合,跟醫生說照這組織線去縫合,基本上述後完全沒疤痕且癒合極快,但我不是外科醫生聽聽就好XD

抑或更真實連重力學也搬進去,給予服裝、頭髮、耳飾受引力影響跑運算符合期待。

現代又貪心了想更真實點,那麼我就研究為何眼睛看到是如此,也就是將整個光學搬進軟體裡;每個物體金屬反射或粗糙度不一樣,金屬、生物油脂等不同反射係數查到後輸入軟體內就能開始演算模擬出接近真實我們要的。但我後來發現若眼睛怎麼弄就是怪,也因此會強調這是「假」,台灣做這3D業界好像是習慣就建一顆球,然後貼圖直接包上去。我後來用的方式查了我們的眼睛細分為角膜、鞏膜、瞳膜、水晶體額外在加一層角膜濕潤程度。

最後到了軟體近兩年流行寫簡單的AI給予模型,模型會自然眨眼、呼吸的動作等,為的是想像3D軟體我們模擬出了現實世界,我讓一個巨大卡車呼嘯而過,場景中所有定義為「人」且有賦予AI的模型,會按照怎麼去反應,包含臉部驚恐表情肢體動作或逃跑。
現在好萊塢災難電影大規模的人物逃亡都是如法炮製。很省演員。

所以我也可以如此定義人嗎,或殼,創造一個ai只知道恐慌和逃跑,然後我這模型台灣沒啥錄用,但倒是可以拿去美國做人口販子。
但還是有報應,這消遣害我燒了顯卡幾次

--

--

No responses yet